屋顶光伏承重安全检测咨询机构
房屋安全检测鉴定哪里优惠,房屋安全检测鉴定的相关勘察与检测
勘察是对造成房屋危险的开裂下沉、倾斜三个主要特征进行量化,检测是对房屋构件质量测定,对房屋构件的几何位置进行观测、量化。
(一)危险构件勘察。
1、地基基础开裂、下沉、滑移等变形特征检查,记录裂纹长度、宽度及走向,记录基础滑移、下沉特征,描绘示意图;
2、房屋梁板、柱墙开裂、倾斜、挠曲等变形特征检查,记录混凝土构件挠曲、鼓闪、倾斜等变形指标。裂纹长度、宽度及走向变化,倾斜等危险参数的检查测量,记录,按楼层分别描绘示意图
3、对房屋危险点、危险构件进行统计。
(二)房屋结构检测。
1、地基基础有危险迹象时,根据情况设置沉降观测点、水平观测点和房屋倾斜观测,对沉降量、滑移进行定期观测,判断基础的变形趋势;对房屋倾斜率进行定期观测,判断由基础变形导致的上部建筑物局部或整体的变化,出现异常时采取紧急措施,防止建筑局部或整体倒塌。
2、上部结构检测主要有梁板柱混凝土和墙体检测。梁板柱主要检测混凝土强度、保护层厚度、碳化深度,钢筋数量、位置,钢筋锈蚀状况等;墙体检测砖强度、砂浆强度,必要时应直接检测砌体强度。
房屋承重检测鉴定如何办理
作用于梁板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长久荷载(亦称恒荷载)和可变荷载(亦称活荷载)。长久荷载、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及荷载分项系数,详见GB500092001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》(以下简称《荷载规范》)板计算单元上的荷载主要为楼(屋)板及建筑面层、设备自重,板顶板底抹灰面层自重等恒载和楼(屋)面活荷载,简化后的荷载形式均为线性荷载,其值大小为由荷载规范查到或计算的面荷载与荷载计算面积的乘积。公司的技术力量雄厚,专业结构布置合理;拥有一批德才兼备、经验丰富的长期从事建筑设计、建筑施工、房屋结构安全鉴定、质量检测和结构维修加固等专业的高、中级技术职称人才;持国家鉴定员执业资格证书的6人,持深圳市鉴定员执业资格证书的4人。他们以严谨的思维、专业的知识、认真的态度、负责的宗旨对待每一项鉴定任务,得到当事各方一致的赞扬和肯定。
某工业厂房楼面活荷载标准值由原来的1.5kN/m2提高到2.0kN/m2;风荷载及雪荷载标准值的概率取值由原来的30年重现期的风(雪)压值调整为50年重现期的风(雪)压值)等带来的影响比较明显。按照这些影响因素,算例中采用了抗力参数和经换算的荷载参数,计算时采用的荷载效应组合为:其一,长久荷载+楼面活荷载,,其计算公式为:
S1=1.2SGK+1.4SLK
S2=1.35SGK+0.7×1.4SLK
具体数值如表1:
表1 工程长久荷载+楼面活荷载数值
通过上述表中,可知采用规范S1与规范S2所计算出来的荷载数值有很大的差异,而两者的差异变化,正是此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荷载取值的变化范围。
在对工业厂房进行结构设计时,要充分考虑到厂房的荷载特点,科学合理的对楼面活荷载进行取值,并结合实际情况与经验教训,确定*佳的荷载组合。事实上,要想保证工业厂房结构设计的可靠性与可行性,不但要求设计人员严格遵守荷载规范,还要求设计人员能够结合实际,灵活运用计算方法,只有这样,才能避免一些计算问题的出现,保证荷载计算的精准性。
检测内容:
1、针对承重结构系统、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、围护结构系统三个组合项目进行厂房承重检测。
2、依据《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》(CECS03:2007)的规定,采用钻芯法检测梁、柱的混凝土强度。
3、按照《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》(JGJ/T 152-2008)的规定,采用磁感仪检测梁、板及柱的钢筋配置情况。
4、根据《房屋质量检测规程》(DG/TJ08-79-2008)的规定,检查裂缝的宽度、裂缝位置及裂缝的分布情况。
5、检测钢筋混凝土梁、柱的几何尺寸及楼板的厚度,对平面布置、轴线尺寸及层高进行检测;
6、检查建筑物的外观质量。
7、其他需要检测的项目。
屋面光伏承重安全检测找什么单位
屋顶光伏安全检测鉴定哪里办理可靠,什么是屋面光伏:
一、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概述
光伏发电系统视其安装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,一种是安装在建筑外墙位置的侧面光伏发电系统,另一种是安装在屋顶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。其中以后者更为常见,因为这种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后续添加,具有更高的适性,是太阳能瓦片这种对设计有较高要求的光伏发电系统,也只需要在建筑屋顶进行少量的后期设计改造就能实现。基于上述原因,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拥有更高的应用普及价值。
二、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现状
(一)我国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
我国的光伏产业在近些年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,但从总体技术水平来看仍处于初期的发展培育阶段,相关技术远远称不上成熟。目前来看,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有如下几个特征:
其一,能量转换率低。这是目前制约我国光伏发展的*主要因素,也是要面对的首要问题。我国的光伏发电系统通常只有10%到15%的实际转换率,过低的转换率令光伏发电的成本居高不下,大大降低了技术实用性。直到2010年推出了转换率达到26%的聚光光伏发电技术,这种状况才有所好转,但提高能量转换率依然是光伏发电的首要技术目的。